本文是厦门大学文科实验室“两岸融合发展与国家统一政策模拟实验室”主任陈先才教授与博士生胡雪儿合作发表在《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的论文,为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之一。全文主体部分包括四个方面,即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背景与界定、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和愿景、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难点和挑战、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路径和建议。
核心观点:社会科学实验室作为文科实验室的重要分支,承载着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也是新文科建设的主要抓手之一。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的最高目标是实现新技术对社会科学的“赋能”,其实质是通过新技术与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的融合,推动社会科学的发展。然而,技术逻辑和社会科学逻辑的固有悖论往往导致实验室的建设可能面临“高校各自为战,集群效应不彰显”“研究混淆主次,知识贡献度不高”和“教学流于形式,学科发展不平衡”的困境。解决这些难题的关键在于充分协调新技术要素和社会科学要素的关系。因此,整合重构成为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的核心路径,具体包括战略全域资源整合和生态关系重构、战略目标整合和评价体系重构、思维理念整合和培养模式重构等方面。
关键词:新文科;实验室;社会科学;建设路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立于1951年8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份大学学报,也是由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该刊为双月刊,主要刊发经济、管理、政法和人文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