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才 中心主任

陈先才,教授。重庆市奉节县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

基本信息

陈先才主任为重庆市奉节县人;在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

现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南强重点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教授、民进党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文科实验室“两岸融合发展与国家统一政策模拟实验室”主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创中心社会整合平台执行长。入选2021年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现有人才A类。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研究》首席专家。 

教育背景

高 中:四川省奉节县中学

大 学: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研究生: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工作经历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助理教授(2007.08-2010.07);副教授(2010.08-2016.07);教授(2016.08-至今)

课程承担

本科生课程:台湾政治专题讲座;台湾政治人物专题讲座;两岸关系概论

研究生课程:两岸事务专题讲座;台湾政党政治;两岸关系概论

研究方向

民进党研究;国家统一问题研究;台海安全问题研究;台湾地区智库研究;“台独”组织研究

期刊论文

祖国完全统一进程不可阻挡,载《现代台湾研究》,2022年10月

美日建构“话语霸权”:以“维持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政治话语为例,载《台海研究》,2022年06月

认同与参与:“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示范区建设构想与实践路径,载《现代台湾研究》,2022年04月

台湾地区“公投政治”的蓝绿攻防及其效应分析——以2021年底四项“公投案”为例,载《台湾研究集刊》,2022年02月

蔡英文连任过程中“民众现象”论析,载《台湾研究》,2021年12月

新冠疫情下台湾地区政治生态发展研究,载《台海研究》,2021年09月

2020年台湾“大选”后民进党派系政治发展,载《台湾研究集刊》,2021年08月

蔡英文当局“美猪”政策的调整:原因及其影响,载《现代台湾研究》,2021年04月

台湾岛内“外省人”加入民进党的政治心理研究——族群政治的分析视角,载《台湾研究》,2021年02月

蔡英文当局“新南向政策”:形成、实施与困境,载《闽台关系研究》,2020年09月

“九合一”选后民进党派系地方版图消长及其影响分析,载《台湾研究集刊》,2019年06月

2018年“九合一”选后台湾政治与社会变化分析,载《台海研究》,2019年03月

政党建设视角下新党的兴衰历程,载《统一战线学研究》,2019年01月

当前台湾岛内“独”派组织发展状况分析,载《台湾研究》,2018年06月

台海危机与风险管理:1987-2017为例,载《台湾研究》,2018年02月

民进党重返执政后新潮流系发展态势研究,载《台海研究》,2017年09月

民进党重返执政后派系政治发展及其影响研究,载《现代台湾研究》,2017年06月

民进党重返执政后“台独”势力最新发展态势分析,载《台湾研究》,2017年06月

试析蔡英文“维持现状”政策,载《台湾研究集刊》,2017年02月

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与新问题,载香港《中国评论》,2016年第10期

民进党重返执政与两岸关系发展前景分析,载《台湾研究》,2016年第2期;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台、港、澳研究》全文转载,2016年第4期

台湾地区政治型智库的发展及其趋势研究,载《台湾研究》,2015年第5期

蔡英文大陆政策新论述的虚与实,载香港《中国评论》,2015年第3期;

两岸和平发展进程中民共关系问题初探,载《台湾研究》,2015年第1期

民进党大陆政策调整:问题与前景,载《台海研究》,2014年第3期,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台、港、澳研究》全文转载,2015年第1期

两岸特色民间社会融合问题研究,载《台湾研究集刊》,2014年第4期

当前民共互动及其前景展望,载香港《亚洲研究》,第68期

两岸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互动路径问题研究,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1期

厦金海域生态环境安全合作研究,载《生态经济》,2013年第12期

当前两岸南海合作问题研究,载《台湾研究》,2013年第5期

十字路口的民进党,载《两岸关系》,2013年第2期

台湾立法院党团协商制度透明化进程解析,载《台湾研究》,2012年第4期

冷战后台湾与东盟政治关系发展研究,载《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第3期

台湾社会“三中”议题研究,载《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台湾参与联合国专门机构问题研究,载《台湾研究》,2011年第3期

两岸社会一体化的理论架构与实现路径,载《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6期

民间组织与台湾公民文化变迁的关系初探,载《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5期,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台、港、澳研究》全文转载,2011年第1期

冷战后台欧关系的现状、困境及前景分析,载《台湾研究》,2009年第6期

两岸特色经济合作机制的建构,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理论建构与实现路径,载《台湾研究集刊》,2009年第1期

台海危机管理;战略险情与模式选择-以陈水扁当政时期为例,载《台湾研究集刊》,2008年第4期

国民党全面执政与两岸关系发展前景分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第5期

美国台海危机管理:结构模式与现实困境,载《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8期

冷战后美日对台战略的比较研究,载《台湾研究》,2008年第2期

报刊文章

一带一路之战略机遇与挑战隐患,载台湾《祖国文摘》,2016年第2期

蔡英文两岸论述 大陆观点-善意表态 进步但不够,载台湾《中国时报》,2016年1月24日

最后一里路,民进党要自力救济,载台湾《旺报》,2014年12月11日

民进党应抛弃过时意识形态,载台湾《旺报》,2014年8月21日

民进党不冻独 民共交流难开展,载台湾《观察》,2014年第8期

张显耀事件对国民党伤害很大,载香港《大公报》,2014年8月25日

海峡论坛成为两岸社会融合的重要平台,载香港《东方财经》,2014年第7期

民进党不冻独 民共没交集,载台湾《中国时报》,2014年7月19日

反服贸冲突令台湾满盘皆输,载香港《大公报》,2014年4月1日

两岸关系注定螺旋式上升,载台湾《旺报》,2014年4月23日

政治互动中的“两岸特色”,载《中国科学报》,2014年4月25日

民进党七合一选举三大危机,载香港《大公报》,2013年12月14日

中日危机安倍病急乱投医,载香港《大公报》,2013年12月25日

民共交流 谢长廷迈出一大步,载《澳门日报》,2012年11月5日

民进党权力洗牌的考量与困境,载《澳门日报》,2012年8月13日

马英九当局陷入牛肉风波危机,载澳门《九鼎》,2009年第6期

专著出版

1.专著《台海危机管理模式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6月

2.专著《台湾地区智库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年6月

3.专著《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33个理由》,台北:华立图书股份公司,2015年6月

4.参编《两岸和平发展战略》,学习出版社,2014年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非传统安全》等;承担中央台办及各级政府、涉台部门委托的研究项目数十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重点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十多项重要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境外交流

赴台湾及港澳地区开展学术交流数十次;赴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新加坡、菲律宾、韩国、日本等国家多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获奖情况

获得福建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厦门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全国台湾研究优秀论文奖等、厦门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厦门大学工商银行奖等。

联系方式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厦门大学嘉庚四号楼(祖营楼),邮编:361005

办公电话:0592-218562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