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荟萃
所在位置: 首页 观点荟萃 正文
【中评社】中评关注:学者分析民进党抗中保台牌失效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8日 点击数:


论坛现场(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中评社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 卢哲 张爽 海涵)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第一届“新时代两岸论坛”,28日在厦门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出席会议并参加研讨。在专题研讨环节,多位学者分析了此次台湾“九合一”选举的特点及影响,并指出此次选举体现民进党打“抗中保台”牌已不奏效。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沈惠平表示,近年来民进党在岛内各种选举中频繁打“抗中保台”牌,即抹黑诋毁祖国大陆来获取选票,而且屡试不爽,似乎成为其“救命仙丹”。但从岛内近期民意的变化来看,这张牌已在“生锈”之中。沈惠平提出,四个主要因素将导致所谓的“抗中保台”牌迎来穷途末路的前景。首先,岛内主流民意希望两岸和平。其次,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不相信美国会“保卫台湾”。再次,岛内民众尤其是青年不支持延长兵役时间。最后,祖国大陆坚定推进两岸融合发展。

  沈惠平表示,大陆对台政策中最为重要也最具挑战的一项内容,就是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对大陆来说,我们需要多倾听来自民间的声音,多做耐心细致的沟通解释工作,让台湾民众特别是基层民众,从两岸融合发展中得到实惠。

  沈惠平表示,争取台湾人心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展现更大的信心、耐心和爱心,展现更多的诚意、善意和创意,在“反独促统”中让美国没有着力之处、让“抗中保台”牌在岛内选举中失去朝野攻防的票房价值。当“抗中保台”谎言被看破,可能不只是失效而已,还会变成毒药。近年来尽管两岸关系变得错综复杂,但民调显示,大多数台湾民众仍然希望两岸关系能够向前发展。当台湾民众能感受到两岸融合发展乃至和平统一的好处,定能理性评估和平统一的得失,那么民心所向将不言而喻。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教授、民进党研究中心主任陈先才在对“九合一”选举的相关影响分析中表示,“九合一”是地方选举,对 2024 年选举的影响当然有但没有必然的相关性。加上 2024 年选举会牵涉的因素较多,甚至包括中美关系、两岸关系等状况都有可能会对选举有一定的影响。但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大败,会重挫民进党 2024 年连任的信心,尤其是民进党在这次选举中操作“抗中保台”的功能失效,这对绿营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挫败。

  陈先才认为,本次“九合一”选举对国民党而言,拿下台北、桃园等县市,当然是大胜之局面,但届时蓝营会不会出现内部恶斗的局面,目前还很难说。国民党的问题还是内部凝聚力以及造王者的角色等问题要解决。

  陈先才表示,“九合一”选举中,台湾内部已经形成了明显的绿营与非绿营两大阵营,非绿营包括国民党及民众党等政党,非绿阵营基本上支持两岸开展交流,缓和两岸紧张局势。非绿阵营大量县市长执政的局面,对两岸接下来的地方县市交流当然有加分效应。

  四川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讲师翁明源表示,本次“九合一”选举展现四大特点:选民政治参与冷漠化;政党认同影响力下降;“代理人选举”态势明显;“抗中牌”打而无效。

  翁明源表示,“抗中牌”或“台独牌”历来被视为民进党的“神主牌”,在其选情遇冷的时候往往成为其逆转翻盘的杀手锏。然而,在民进党选情落后的多个地区,民进党都祭出了“抗中牌”,试图翻转选情,但结果却收效甚微。“抗中牌”的失效固然在于其议题本身与地方选举更关注的地方经济社会问题关联度不深,难以引起选民的共鸣。但更重要的根源则在于台湾民众对于两岸和平交流和渴望胜过了对于意识形态的对抗。“九合一”选后的政治发展趋势看,民进党内斗争进入白热化,台湾政治版图加速重构,两岸关系机遇与挑战并存。

  翁明源表示,从此次“九合一”选举所展现出来的民意动向可以看到未来两岸关系所存在的挑战与机遇。从挑战来看,一是民进党当局将进一步操弄“抗中保台”制造两岸冲突。由于此次地方选举的失利,民进党当局为了赢得 2024 年的“总统”选举必然会进一步操弄“抗中保台”的话题,通过在台湾民众中形塑一个“外部敌人”来凝聚选票。甚至为了保住权力故意挑动两岸关系,制造“紧急状态”。二是极端“台独”势力会借机上位。三是民进党当局将继续“引狼入室”。民进党当局必将更加全面地倒向美国,忠实扮演其遏制中国的“马前卒”。

  从机遇来看,一是台湾民众普遍反对对立和冲突,渴望和平与交流。二是台湾青年并非“天然绿”。从此次选举来看,台湾青年有着鲜明的是非判断能力,并非只选民进党。三是民进党所代表的反对两岸交流的声音并非台湾政治力量的多数。在此次选举当中,以民众党为代表的“第三势力”对两岸交流表达了非常积极地姿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