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荟萃
所在位置: 首页 观点荟萃 正文
【中心学者观点】信强|台湾地位未定是美政策重大倒退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9日 点击数:

【学者简介】

信强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学术兼职包括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复旦大学/哈佛大学两岸关系研究项目”(Fudan University/ Harvard University Workshop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联席主任、美国芝加哥大学“芝加哥安全与恐怖主义研究项目”(Chicago Project on Security and Terrorism)副主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兼职教授及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边疆海洋问题研究院兼职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委员,“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委员等。同时兼任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中国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台湾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海峡两岸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研究会“海洋法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咨询专家委员等。

【主要观点】

中评社北京9月26日电|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期间,复旦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信强教授就近期美国在台协会(AIT)抛出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谬论、甚至倒打一耙称中国“扭曲《开罗宣言》等二战文件”的谬论接受中评社记者的采访。信强强调,美方公开歪曲公认的法律文件,性质非常恶劣,是对台政策的重大倒退。
信强表示,关于“台湾地位未定论”,其实多年来一直是美国“一中政策”的核心与本质,只是过去因为怕危及中美关系的基本稳定,美国政府一般不敢公开宣之于口。事实上,自从朝鲜战争爆发以后,杜鲁门政府就从原先的政策立场上后退,无视美国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中做出的明确承诺与表态,首次公然抛出了“台湾地位未定论”,以便为美国介入台海局势、阻挠两岸统一炮制法律和政策“依据”。后来又通过将中国和苏联这两个最重要的二战战胜国排除在外的对日《旧金山和约》,试图进一步做实“台湾地位未定论”。此次AIT公开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不仅是从“官方层面”对一个中国原则再度发起严重挑衅,而且公然质疑和否定《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中所规定的台湾回归中国的历史定论。美日单方面签署的《旧金山合约》中方从始至终就未承认和接受过,而《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作为二战中美国亲自签署且必须遵守的国际法律文件,现在却遭到美国的公开歪曲和挑战,其性质尤为恶劣。
台湾光复、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条款》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也早已清晰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确定了台湾属于中国的法律地位。但是多年来,美国为了利用“台湾牌”来制衡中国,虽然嘴上讲会奉行“一中政策”,但是却从来都是言行不一,其两岸政策实质上都是以杜鲁门抛出的“台湾地位未定论”为基础的“一中一台”或者“两个中国”政策。而现在,AIT的表态试图推翻过去公认的法律依据,篡改既定的历史事实,是美国对台政策上又一次重大的倒退。
信强表示,近些年来美国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挑衅日益公开和肆无忌惮。美方在这个时间点由AIT抛出“台湾问题未定论”,一方面,当然还是想利用台湾问题在中美战略竞争的过程中“凭空造牌”,试图以此换取大陆在经贸、关税、禁毒等问题上的合作与让步,另一方面从此次AIT表态的时间节点来看,就发生在9.3大阅兵之后,面对解放军展示出的强大能力,台湾民进党当局无疑是人心惶惶,也必然令美国诸多反华政客心生忌惮,倍感焦虑。AIT在这个时候把相关问题挑起来,制造一波事端,一来可以借此在涉台问题上对中国大陆施压,二来则可以安抚一下民进党当局。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挑衅,不仅体现了美国相关部门决策人士对历史的无知,对涉台相关政策缺乏基本的了解,更凸显出当前美国决策体系专业性的劣质化。
至于大陆方面应该怎么去应对这种不断且日趋公开化的挑衅,信强说,首先是要正本清源,把真实的历史摊开来、讲清楚。台湾地位问题早在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之时已经得到彻底解决,《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包括日本投降时的相关历史文件、联合国的相关规定,甚至包括美国政府在1950年之前的政策宣示,对这一问题的规定都非常明确且清晰,对此我们应该坚持摆事实、讲道理,在国际间驳斥美国政府的这种谬论,要求美国收回、修改上述言论,同时必须向美国讲清楚,如果美国继续挑战一个中国原则,肆意传播“台湾地位未定论”,必将对中美关系造成严重的损害和冲击。目前看来对于美国这一轮炒作,最为欢欣鼓舞的无疑当属台湾民进党当局,而且正借机在岛内兜售其“台独”理念,对此我们也必须毫不客气地予以打击和遏制。
*转载于香港中国评论社,点击下文原文链接

(编辑:徐崇花; 复核:汤若妍; 责编:陈先才;编审:张文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