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荟萃
所在位置: 首页 观点荟萃 正文
【中心学者观点】刘国深|和平与非和平两手相辅相成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6日 点击数:

专家简介:


刘国深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2004年3月至2017年10月担任台湾研究院院长。现任厦门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及“高端人才计划”人选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兼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理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核心观点:


中评社北京|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特聘教授刘国深14日在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赖清德日前言行的最终政治目的是帮助民进党和他本人达成大权独揽、专断独行的目标。对于两岸关系来说,赖清德的这一政治权谋进一步误导了台湾民众的两岸关系认知,加剧了两岸政治对立,两岸民间交流合作必然受阻,台湾民众的权益将受到极大损害。他强调,要辩证看待中央对台大政方针和政策措施。和平与非和平是相辅相成的,不能片面解读。
赖清德日前召开所谓“国安高层会议”并在会后讲话中,再度宣扬两岸“互不隶属”的分裂谬论,妄称“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民主国家”,极力渲染“大陆威胁”,将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并抛出所谓“因应五方面威胁”的“17项策略”。国台办发言人就赖清德上述言论回应时表示“胆敢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
刘国深教授表示,赖清德的这些说词对深陷政治僵局的两岸关系来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赖清德当政以来,由于陷入“少数执政”困境,又不愿意与其他政党妥协,因此企图用制造混乱的手段“重新洗牌”。刘国深说,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是两岸双方的共同义务和责任,如果民进党当局的挑衅言辞转变为“法理台独”的实际行动,突破大陆方面划定的红线,大陆方面将毫不犹豫地采取断然措施。近年来大陆方面已经在强化对台海实际管控方面做了扎实的治理准备,以“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我们在台湾出现重大事变之前发出警告,就是为了在情理法和舆论上做好必要准备。”
另一方面,《反分裂国家法》实施20周年座谈会14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深刻认识《反分裂国家法》的重要作用,坚决打击“台独”分裂、遏制外部势力干涉,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刘国深教授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他认为,从座谈会上赵乐际委员长和其他部门负责人的发言可以看出,大陆方面依然牢牢把握着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刘国深说,我们既听到“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解决”“和平统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等柔性温和的政策宣示,也听到了“增强新质战斗力”的完全准备。因此,要辩证看待中央对台大政方针和政策措施。尽管我们更希望和平双赢,但“和平”与“非和平”两手是相辅相成的,不能片面解读,更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刘国深教授认为,大陆方面将更加重视运用法治方式、法律手段惩治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不断推动祖国完全统一进程。依法治理台湾地区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治理水平、治理方式的有机组部分。《反分裂国家法》的功能就是震慑“台独”分裂和遏制外来干涉势力,有效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更好地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促进祖国完全统一进程,根本目的还是保障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我相信,今后大陆方面还将进一步完善各领域涉台治理的法制体系。”
刘国深教授强调,我们要全面准确理解中央对台大政方针和治理措施。各位领导在座谈会上的发言一再强调“非和平方式”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和少数意图分裂国家的“台独”势力,并非针对台湾同胞,希望台湾各界准确掌握这个关键信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神圣的职责,我们愿意与台湾同胞共同努力,达成共同目标。而“依法保护台湾同胞的权利和利益”等重大宣示,也让我们看到《反分裂国家法》等涉台立法的善意初衷和人文精神。
*原文载于香港“中评社”,点击下文原文链接




(编辑:徐崇花复核:徐崇花; 责编:汤若妍;编审:陈先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