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简介: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研究员;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破格晋升)、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纪委委员,国际政治系党支部书记。兼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朝鲜半岛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吉林大学朝鲜研究所、韩国研究所、日本研究所研究员,新华网评名家专栏、海外网专栏、澎湃新闻外交学人专栏、《新京报》专栏等特约撰稿人;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深圳卫视《决胜制高点》《关键洞察力》、吉林电视台《廉政调查》等节目评论专家。
作品导读:
美日菲强化小多边机制:动因、影响与前景
文:郭锐 王雪松
核心观点:小多边机制,是美国通过增进与特定盟友伙伴的关系,以提高其应对外部挑战的行动效率、护持全球霸权和争取地区优势的重要手段。对美国而言,在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中美两国实力差距缩小的背景下,更加灵活地采取各种方式激发特定盟伴的作用,共同遏制中国崛起至关重要。近年来,美国在印太地区主导建立多个小多边机制,拉拢各方盟伴,通过加强高层来往、加大军事援助、举行联合军演、增强经贸韧性等方式,旨在维系和加强在该地区的领导力与话语权。其中,美日菲不断强化小多边机制,加强各领域尤其是军事安全合作,搅动地区局势变化,其针对中国崛起的战略意图不言而喻。美国还妄图撺掇印太地区其他小多边机制同频共振,以形成所谓的“对华统一战线”,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局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受制于战略意图分歧、战略目标差异、战略意愿强度、战略资源不足等因素,美日菲小多边机制难以走强走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