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荟萃
所在位置: 首页 观点荟萃 正文
【学术讲座】第三十期|郑政诚教授为中心作“‘教化用观光’:日据时期日本殖民者对台湾少数民族的统治政策探析”讲座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8日 点击数:

518日上午9:30,应中心邀请,台湾中大历史所郑政诚教授为中心师生作题为:《“教化用观光”:日据时期日本殖民者对台湾少数民族的统治政策探析》的学术讲座。

在讲座中,郑政诚老师介绍,日本自1895年占领台湾后,台湾总督府为有效统治台湾少数民族,除对不服从的部落进行武力镇压外,也利用殖产、医疗、教育、布教、物品交换、观光等方式,以怀柔、教化手法收揽民心。其中观光被视为是最具效果也最高招的方法。

台湾少数民族观光依地域不同,可区分为“岛内观光”与“内地观光”;另依归顺日人程度与否,则可区分为“启发观光”与“威吓观光”;若依经费来源,则有“官费观光”与“自费观光”二类。由于日本殖民者刻意安排近代化建设与军事设施为主要参访目标,加上初期招募对象多为各社头目与领导人,是以借彼等所见与身份,宣扬所谓的“国威”以震慑反抗意识,便成殖民当局眼中有效的投资项目。日本进入昭和时期后,由于殖民者“理蕃”政策的转变,改以都市、先进“蕃社”与农村生活见习参观为主,台湾少数民族的观光内容遂从威吓转向启发。但无论威吓或启发式的观光,与今日强调观光乃集体生产与消费活动,带有欢愉享乐之意涵,实相距甚远,故日据时期台湾少数民族的观光,实为殖民当局“理蕃”政策下的特殊产物,为一种“异质性”的观光活动。

陈小冲教授与黄俊凌副教授对郑政诚老师的精彩讲演表示感谢,并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郑政诚教授的研究成果结合旅行书写理论,不仅厘清台湾少数民族观光活动的特殊性与“理蕃”政策的关联,还探究了在日本殖民者有意强调“文明”与“野蛮”二元价值观的对立下,台湾少数民族对日本近代文明价值观的认识。最后,老师叮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夯实专业基础,钻研理论知识,开拓学科视野,进一步开展两岸学术的对话和交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