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荟萃
所在位置: 首页 观点荟萃 正文
【学术讲座】第十二期|汪毅夫会长为中心作“台湾的闽南人、客家人和福佬客”讲座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9日 点击数:

528日上午,汪毅夫会长为中心师生作“台湾的闽南人、客家人和福佬客”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李鹏教授主持。

汪毅夫教授从台湾历史上的闽、粤分类讲起,提出在闽粤分类的背后、地缘组合分类的背后有一个民系组合的分类,即福佬民系和客家民系的分类。闽南人和客家人长期在闽西南、粤东和台湾等地区相邻而居,不仅闽南人在影响客家人,客家人也在影响闽南人。这种长期的、双向的交互影响的结果是,闽南人和客家人在文化上少了一些差异性,多了一些共同性,甚至在一些区域形成了一些被说是“半客半福佬”、被称为“福佬客”的人群。汪毅夫教授认为,方言是界定“闽南人之客家化”与“闽南化之客家人”的基本因素。随后,汪毅夫教授分别就“闽南人之客家化”与“闽南化之客家人”区分“福佬客”一语的文化人群与人群文化两重内涵。就“闽南人之客家化”而言,汪毅夫教授以福建上杭谢氏家族、上杭白砂傅姓家族、永定古竹苏姓家族等家族的迁移情况说明了在文化人群层面上,“闽南人之客家化”现象之普遍。就“闽南化之客家人”而言,汪毅夫教授以“闽南蛇崇拜”及“福佬人的神明崇拜”两个例子,说明了置身于台湾移民社会中,人们基于族群、祖籍、姓氏等因素,组成了不同的聚落,但聚落间的互动却是不可或缺的,既有纷争、械斗,也会有交易、互访,乃至通婚、移居,客家聚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福佬文化的影响。最后,汪毅夫教授针对闽南人和客家人的始祖是否来自河南固始这一问题提出见解,认为一方面,不相信入闽的中原移民的祖籍地仅限于“光州固始”一地,不相信入闽的“光州固始”移民是入闽的中原移民的全部、是全部福建人的祖先;另一方面则完全相信入闽的中原移民确有部分“光州固始”移民,并且充分尊重将“光州固始”作为祖籍地文化象征做法的正当性。

讲座末尾,与会的专家学者以及通过视频方式参会的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的文史专家就汪毅夫教授的演讲,从福佬客与客家人的历史源流、人群分类、迁移路线以及豫闽台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气氛热烈活跃。最后,李鹏教授与到场师生以热烈的掌声向汪毅夫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