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荟萃
所在位置: 首页 观点荟萃 正文
【中心学者观点】陈忠纯 | 中国正式对日宣战后国人涉台论述的演变——以《大公报》相关评论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4日 点击数:

学者简介:

陈忠纯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研究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台湾研究集刊》副主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团队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台湾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曾获得“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台湾研究会“台湾研究优秀论文”等奖项;曾在《近代史研究》、《台湾研究集刊》等核心刊物上发表20多篇学术论文,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明清史》《中国近代史》全文或论点转载;出版专著2部;曾主持及参与数个国家及教育部科研项目。

作品导读:
中国正式对日宣战后国人涉台论述的演变——以《大公报》相关评论为中心
文/陈忠纯
核心观点:中国政府正式宣布战后将收回台湾等被侵占的领土后,大陆涉台言论逐渐从实现台湾先“独立”(脱离日本的殖民统治)再“回归祖国”的“两步走”,转到“收复台湾”的问题上。作为当时最为重要的民间报纸,《大公报》除了刊发谢南光、宋斐如等台湾人士以及朱希祖、姚枬等大陆人士主张收复台湾的文章外,还针对美国社会提出的所谓战后“台湾国际共管论”,进行了激烈的反驳,迫使美方做出辩解。《大公报》关于台湾历史及两岸关系史的论述,更强调中国对于台湾的历史主权。其所提出的台湾是中国“老沦陷区”的主张,逐渐被国人接受,反映了国人对“民族自决”论的修正以及扬弃。随着局势不断明朗,《大公报》发表了不少介绍台湾现实情况、台胞复台运动的报道,并呼吁当局做好收复台湾的准备。
关键词:《大公报》;“两步走”;“国际共管论”;“老沦陷区”
*本文刊载于《台湾研究集刊》2022年第2期;感谢集刊授权。


(编辑:徐崇花复核:徐崇花; 责编:林悦贤;编审:陈先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