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荟萃
所在位置: 首页 观点荟萃 正文
【中心学者观点】李月|中美经贸摩擦下两岸经济融合发展走向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1日 点击数:

学者简介:

李月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研究员。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交换留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长期致力于台湾经济与两岸经贸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研究”子课题,承担多个部委多项两岸经贸关系相关课题。在《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南开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研究》《经济地理》等期刊发表CSSCI论文50余篇。智库成果方面,资政建议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5份、中办采用1份。

核心观点:

  ‍‍‍‍‍‍‍‍‍‍‍‍‍‍‍中美经贸摩擦下两岸经济融合发展走向

文:李月

核心观点:本文基于WWZ2013)的增加值分解框架和亚洲开发银行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测算与分析两岸、两岸与其他经济体的价值链合作水平、合作模式及其演变,从增加值贸易视角探究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三角贸易的新特征与新趋势,对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水平与未来走势做出科学评价。结果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岸价值链合作水平带来小幅影响,但推动向直接价值链合作模式转变;两岸与其他经济体的价值链合作模式及演进趋势存在差异,其中,台湾地区以间接合作和浅度合作为主,对大陆和欧美日布局出现短链化特征,中国大陆以直接合作和浅度合作为主,经由越南、墨西哥等第三方与世界经济产生的联系正在加强;间接价值链合作中传统三角贸易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为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出现了新三角贸易四角贸易。最后,提出以大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强化两岸直接价值链合作,以海外布局战略维系两岸间接价值链合作韧性,以创新驱动机制推动重点产业两岸价值链合作等政策建议。

*原文载于中国评论 2024年第318期


(编辑:徐崇花; 复核:徐崇花; 责编:林悦贤;编审:陈先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