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关于我们
中心简介
组织架构
现任领导
学者风采
新闻动态
观点荟萃
重大项目
重大项目简介
项目进展
阶段性成果
“融统”实验室
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动态
English
观点荟萃
所在位置:
首页
观点荟萃
正文
【中心学者观点】肖日葵 李舒欣 | 群际接触影响两岸青年合作的文化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1日 点击数:
学者简介:
肖日葵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研究员、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社会研究所执行所长,《台湾研究集刊》副主编,大数据与民意调查中心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两岸融合发展、政党与社会。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高端智库课题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课题1项,福建省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作品导读:
群际接触影响两岸青年合作的文化机制研究
文/肖日葵 李舒欣
核心观点
:
群际接触是促进群际和谐与改善群际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两岸青年的群际接触有助于深化两岸青年群体融合发展。以群际接触理论为依据,对414名台湾青年开展社会心理学实验,在探究群际接触对两岸青年合作行为影响基础上,比较不同文化取向台湾青年群际接触效果的差异,并揭示文化情境的启动效应。研究发现:(1)文化取向发挥调节作用,积极群际接触对两岸青年合作行为的影响受到个人主义水平的调节。越推崇集体观念和人际联结的台湾青年,积极群际接触越积极,表现出的合作水平越高。(2)文化情境对台湾青年的文化取向有启动效应,文化取向模糊的台湾青年发生个人主义—取向模糊—集体主义之间的梯度变化,对两岸青年合作产生积极影响。从群际合作研究的文化维度探究群际接触影响两岸青年合作行为的文化机制,证明了通过文化进一步提升两岸青年交流合作质量的学理依据。实践上,在两岸现有接触条件下,聚焦台湾青年群体内在文化特征,从推崇集体观念和人际联结的台湾青年群体着手,夯实两岸青年的中华文化意识,有助于优化两岸青年群际接触效果。
关键词:群际接触;文化取向;两岸青年合作
*本文刊载于
《台湾研究集刊
》2022年第3期
;感谢作者授权。
(编辑:徐崇花
;
复核:徐崇花
; 责编:林悦贤;编审:陈先才)
©版权所有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