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荟萃
所在位置: 首页 观点荟萃 正文
【中心学者观点】巴殿君 王一然等 |““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的内在逻辑及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30日 点击数:
学者简介:

巴殿君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东北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政治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日关系、朝鲜半岛问题、台湾问题等东北亚区域政治与安全问题。多年从事与东北亚国际安全、政治与外交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独立完成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多次赴美、日、朝、韩、蒙、俄等相关国家从事科研研究。先后在日本的山形大学,早稻田大学,富山大学、关西学院大学、鸟取综合政策研究中心进行讲学及合作研究。发表论文及提交咨询报告近百余篇,多篇报告获国家领导人批示。

作品导读:

  “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的内在逻辑及路径探析

文:巴殿君 王一然 左天全

核心观点: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倡议是后冷战时代由中国主导的向世界提供的全球公共产品,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进入高质量共建阶段的第五年。这五年来,“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在新冠疫情与百年变局的挑战中迎难而上、表现非凡。“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其内在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以多元主体参与为动力,以新型国际规则为保障,以国际社会关系网络为主体和规则的拓展与延伸。当前“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进程中存在诸多现实挑战,如参与主体多元化水平不足、硬联通与软规则有待升级,以及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国家间信任有待加强。为了应对上述挑战,应该弘扬中国三大全球倡议,构建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推进规则标准对接,调整完善机制建设;加强信任关系治理,拓展国家间关系网络。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中国外交;中国全球倡议;

*原文载于《国际关系研究》2024年第3期,感谢作者授权


(编辑:徐崇花; 复核:徐崇花; 责编:林悦贤;编审:陈先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