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简介: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研究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湾研究集刊》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文学、台湾文学、冷战时期台港文学关系等。著有《诗人革命家:抗战时期的郭沫若》《冷战初期台湾与香港诗坛的交流与互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项,福建省社科基金一项(已结项);在《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学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曾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度优秀论文奖、第八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福建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20年度诗刊社年度青年批评家等。
摘要:王白渊是台湾日据时期的著名诗人,他有较为明确的亚洲意识。他的亚洲观带有文明论和革命论的双重色彩:从文明论的角度揭露西方文明的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从革命论的角度批判西方帝国的霸权行径。亚洲的觉醒意味着亚洲各民族要通过民族运动走向民族自决,并通过文艺复兴改变西方通过现代化确立的东西文明等差结构,重新确立亚洲文化本位,以摆脱西方文明的桎梏。王白渊的亚洲观,借鉴了中国、印度、土耳其等亚洲国家的民族革命经验,以及泰戈尔、甘地、孙中山、冈仓天心、罗曼·罗兰、列宁等中西方思想资源,在与相关思想者对话的基础上,批驳黑格尔欧洲中心世界史观对亚细亚的偏见,质疑并批判日本脱亚入欧论背后的文明论依据。他对日本现代化和殖民主义的批判,是他与日本诸多亚细亚主义的根本区别。通过文明论和革命论,王白渊最终想建立的是民族和阶级均得到解放的亚洲。
关键词:亚洲观;王白渊;文明论;脱亚入欧;亚洲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