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简介:
陈星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台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法学会海峡两岸法律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台办涉台问题宣讲团成员。长期从事政党政治及两岸关系相关问题研究,承担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4部。
学者观点:
试析对抗性政治视角下的台湾地区政治民粹主义化问题
文:陈星
核心观点:对抗性政治是台湾地区民粹政治的重要源头,也是决定民粹主义政治走向的支配性因素。台湾地区政治中的对抗性结构是对抗性政治的结构沉淀与外化形式。在不同时期,对抗性结构以族群身份区隔或者统“独”身份区隔等不同形式出现于台湾地区的政治舞台,为“党外”势力及民进党以“人民”名义进行政治动员提供了空间,对抗性结构也在“党外”及民进党政治版图不断扩大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台湾地区政治的民粹主义化进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直至今天,对抗性结构仍然对台湾地区的政治生态产生着重大影响,仍然是岛内民粹主义政治的关键支撑结构。
关键词:民粹主义;对抗性结构;政党政治
*原文载于《台海研究》2023年第2期,感谢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