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研究员、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
8月28日,郭台铭宣布以参选人的身份投入2024年台湾地区大选,并且宣称他的参选“就是要推进在野整合”“因为唯有整合,才能达成目标”。然而,郭台铭的参选给台湾政坛尤其是非绿阵营投下了一颗震撼弹,使得原本就复杂的选情变得更加复杂,原本就困难的“蓝白合”(国民党与民众党合作)更是难上加难。
从郭台铭宣布参选的实际效果来看,非绿阵营的整合只会变得更加困难。郭台铭一方面宣称要“让陷入僵局的在野力量,能够启动整合”,另一方面又自认为在几名已经宣布参选的候选人当中,自己“是唯一具备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家”,高傲姿态令他的整合诚意大打折扣。
从台湾民意基金会今年5月的一项民调显示看,47.3%的受访者表示不乐见民进党继续执政,超过了乐见民进党继续执政的41.7%。多数民众不乐见民进党继续执政。不过从5月中旬蓝、白两党参选人确定以来,“蓝白合”或“白蓝合”进展缓慢,这也给了绿营进一步拉拢分化的机会。原本不满意民进党也不满意国民党的选票多了郭台铭作为第二选择。如果说非绿对绿营的支持率之比大致是6∶4,那么,在非绿阵营侯、柯、郭的三方瓜分之下,即使得票最高的一方也难以获得超过30%的支持,“赖清德躺着赢”一说不算是空穴来风。
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备受海内外舆论的关注,两岸关系在台湾的这场选战中成为关键因素之一。在民进党当局和赖清德的政治操弄下,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很可能成为“统独”对立的战场,台湾民众则面临和平与战争的选择。
希望台海和平是台湾绝大多数民众的期待,也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最大公约数,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骨肉兄弟。确保两岸和平的最有效方式是坚决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发展与泛滥,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是台海局势可能出现向好转折的重要契机。非绿阵营如果看清楚了台湾的主流民意就应当抛弃前嫌,精诚团结,通过有效整合实现“下架民进党”的共同目标。
*原文转载于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