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荟萃
所在位置: 首页 观点荟萃 正文
【中通论坛】“九二共识”基础不在 ECFA是断是续?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6日 点击数:

   (香港中通社记者殷田静子)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10年协商期间即将到期,随着蔡英文连任,两岸关系日趋紧张,325日,台“行政院长”苏贞昌更是直白指出,“中国是一个国,我们(台湾)是一个国”。面对日趋“台独”的蔡当局,以“九二共识”为政治基础的ECFA,是断还是续?

  台陆委会25日晚透过书面形式指出,ECFA是两岸在互惠互利原则下签署的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列入早期收获的项目可相互减免关税或开放市场,实施以来对双方均有利,希望持续落实。台湾“国安局”早前则分析,大陆可能中止ECFA以转移内部压力。

2010629日,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共同签署ECFA,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制度化合作的新发展阶段,而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则是两岸签署ECFA的政治基础。

  然而自蔡英文执政以来,拒不认同“九二共识”,两岸渐行渐远。325日,“行政院长”苏贞昌被质询两岸交流议题时还指出,“中国是一个国,我们(台湾)是一个国”、“不赞成两岸不往来,我们旁边这么大的国家、市场这么大,跟他们往来我们有赚钱”等言论。台当局如此直白的“独”,ECFA的政治基础明显不复存在,还有必要延续吗?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红教授25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记者采访时强调,ECFA不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九二共识”是两岸协商谈判、签订23项协议包括ECFA的政治基础和前提条件,一旦不承认“九二共识”或其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核心意涵,所有这些协议在政治与法理意义上也就失效了。至于是断还是续,主动权其实在大陆。

  有观点认为,大陆对台政策的基本方向包括坚决反对“台独”以及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从宏观角度思考两岸关系的总体发展,大陆不会轻易中止ECFA

  对此,唐永红认为,大陆当然希望两岸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进行紧密交流合作,但交流合作也分为民间层面和公权力层面。在民间层面,任何时候都宜鼓励发展两岸交流合作,增强联系。但在公权力层面的制度化合作,必须坚持“政经不分离”。当前,台湾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或其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核心意涵,坚持“一边一国”或“一中一台”的两岸关系性质定位,并不断推动所谓“国家正常化”的“台独”分裂活动。在没有政治共识、政治基础和政治前提条件下继续运作ECFA,正是主张“政经分离”的台湾民进党当局所希望的,事实上就陷入到台当局的“一边一国”或“一中一台”的政治框架之中去了,也就是把两岸公权力层面的交流合作建立在“一边一国”或“一中一台”的政治基础上去了。如此,当然有助于台湾民进党当局政治、经济双重目标的实现,以及继续执政,但显然不利于大陆“反独促统”目的。

  唐永红进一步分析指出,蔡英文2016年上台时,尽管民进党当局没有明确接受“九二共识”或其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核心意涵,但大陆基于善意的良好用心,让ECFA等协议继续运行,以听其言观其行,希望台当局迷途知返。但近4年来,蔡当局不仅顽固坚持“一边一国”、“一中一台”的两岸关系性质定位,而且大肆推动经济“脱中”、文化去“中国化”,还勾结国际势力呼吁形成联盟对抗大陆。显然,当前两岸已无ECFA继续运作的政治共识基础了。

  从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角度来看,唐永红补充道,两岸经济体同为WTO、成员,ECFA及其早期收获清单被WTO认定为迈向全面自由贸易的过渡性安排;根据WTO的有关规定,通常有10年期限的原则性惯例,其中包括10年内必须完成90%以上的货物实现零关税进出口;现在ECFA即将到期,也应该按照WTO规范要求对ECFA的何去何从进行检讨。事实上,ECFA所推进的贸易自由化90%目标显然未达成。ECFA因此也需要考虑何去何从。

  ECFA不再延续将损害谁的利益?唐永红表示,的确,ECFA整体上对两岸经贸合作进而对两岸民生经济都有好处,但ECFA早期收获清单的安排让台湾方面受益更多;ECFA一旦停止运作,对台湾的直接影响在于目前正在享受零关税的出口产品在大陆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会受到冲击,这些货物出口大陆将面临关税增高,在大陆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会下降;而间接影响在于,停止ECFA运作对台湾的发展环境,包括出口环境和投资环境,都会产生负面的冲击。岛内外的投资人会注意到,一方面台湾生产的产品面临比较高的关税壁垒,另一方面两岸关系不好,台湾更加边缘化,难以有效全球化运作。这会导致在台湾投资、生产的意愿下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