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参议院财政委员会1月22日一致通过总统拜登提名的财政部长耶伦人事案,在听证期间,当被问及会否优先与台湾达成贸易协议时,她强调“在落实强化美国国内劳工环境与基础建设前,不会签署任何新的自贸协议,一切以美国国内经济复苏为先。”
耶伦这一番话,民进党当局听后恐怕不是滋味。过去一年,民进党当局不断吹嘘“台美关系史上最好”,作为“大内宣”口号。蔡英文去年8月28日宣布开放含有岛内禁用的莱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猪进口,民进党立委不顾民意反对,依仗人数优势通过行政命令,让莱猪得以在2021年合法输入台湾。
面对在野党的强烈反弹与民众对于瘦肉精猪肉的高度疑虑,民进党官员用“挂钩说”轮番背书。台湾“行政院长”苏贞昌称,台美是贸易伙伴,做生意要“有来有往”;“卫福部长”陈时中说,开放莱猪可以换取台湾的“国际地位”;蔡英文更是要台湾民众“体谅”,称台湾依赖贸易生存,开放莱猪是历经三任执政当局的难题,已经没有回避空间。民进党当局将开放莱猪与贸易协议“挂钩”,希望台湾民众为了台美关系的大局忍辱负重,接受开放莱猪进口的事实。
然而,耶伦的说法并非第一次出现。去年底美国总统大选基本底定后,拜登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即明确表示,在美国劳工与教育获得重大投资之前,他不会跟任何人签署新的贸易协议。当时台湾社会就出现了莱猪“白吞”的质疑声浪,台湾“经济部长”王美花却要求民众“将心比心”。民进党当局为了维系台美友好的形象工程,已打算一条道走到黑。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红25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民进党当局极力寻求与美国洽签贸易协议,一来是想分散出口市场,企图扭转对大陆过高的经济依存度;二来若真的完成贸易协议签署,必然被民进党当局作为一项重要政绩,获取政治利益。
但唐永红认为,美国方面会基于自身国家利益谨慎评估。经过数十年的全球化发展,中美之间的利益关系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国与台湾这种小型经济体签署贸易协议得不到太多好处,相反很有可能因为违背一中原则而遭到大陆反制,最终得不偿失。从现实角度分析,拜登上台后将优先处理内政,在国际事务上中美也存在广泛合作空间。至少在短时间内,台美贸易协议不会提上美国新政府的议程。
根据台湾方面统计,2020年台湾对大陆出口额达1514.52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占台湾总出口额的43.9%,双双创历年新高。大陆稳居台湾地区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顺差来源地。这充分说明,台湾经济离不开大陆,两岸经贸合作密不可分,大陆持续发展进步,有力拉动岛内经济发展。
唐永红向记者表示,台湾是一个浅碟型的小型经济体,高度依赖出口,尤其需要整合利用主要经贸伙伴的资源与市场来实现自身发展。民进党当局多年以来一直想拓展对外经济空间,却拒不认同“九二共识”,坚持“一中一台〞,以致无法重启两岸公权力层面的协商与合作以推进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与自由化,反倒想推动和其他非主要经贸伙伴的往来。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只会让台湾进一步被边缘化,沦为“经济孤岛”。
唐永红强调,民进党当局若真心想为台湾发展找出路,还是得回到承认“九二共识”在这个政治基础上,与大陆这个最大的经贸伙伴完成经济整合。要是一意孤行,继续搞“台独”分裂活动,持续威胁大陆的核心发展利益,两岸关系性质将发生转变,届时大陆调整对台政策,恐怕就不是民进党当局所能承受之重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