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萍 副教授

黄燕萍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邮编:361005

联系方式:158-6072-2092     E-mail:yph@xmu.edu.cn;icy1130@163.com

基本信息

性别:女籍贯:浙江台州黄岩出生年月日:19841030职称:助理教授

教育背景

2009/09-2012/06,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博士,导师:邵宜航教授

2007/09-2009/06,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硕士,导师:郭其友教授

2003/08-2007/07,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学士,导师:王相敏教授

工作经历

2009/11-至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助理教授

课程承担

本科生课程:《文化创意经济》;研究生课程:《国际金融理论与两岸金融研究》

研究方向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台湾经济与两岸经贸关系、文化创意产业

论文发表

[1]邓利娟、侯丹丹、黄燕萍,2016, 《台湾加入RCEP与TPP的经济效应分析——基于GTAP模型的模拟结果》,《台湾研究集刊》第4期,第21-28页。

[2]黄燕萍, 2016,《金融发展、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 期, 第105-113页。

[3]Yanping Huang, Yu Liu and Huakun Wu, 2016, The Finance-Growth Nexus andPoverty Reduction in the Western China,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Trade (SSCI), 52(2): 513-521.

[4]黄燕萍、朱兴婷, 2015,《新形势下闽台深化经济合作问题探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 期, 第34-40页。

[5]黄燕萍(《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成员), 2014,《2014-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再展望》,《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 期, 第17-25页。

[6]黄燕萍、郭国兴、邓利娟, 2014《,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发展研究:2008-2013》,《亚太经济》第6 期, 第130-135页。

[7]黄燕萍、邓利娟, 2014,《如何提高失业保险金的使用效率:以福建省为例》, 《福建论坛》第1 期, 第153-158页。

[8]黄燕萍、刘榆、吴一群、李文溥, 2013,《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基于分级教育的效应》,《经济研究》第4 期, 第94-105页。该论文获得福建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9]黄燕萍, 2012,《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效应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第4 期, 第69-77页。

[10]黄燕萍、邵宜航, 2012,《经济增长主动力的国际比较》,《经济与管理研究》第3 期, 第5-11页。该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12 年第6 期全文转载。

专著出版

[1]黄燕萍,2016,《空间经济:城市及城市体系模型——兼论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经济日版出版社。

[1]Huang Yanping(Team Member), 2015, China's Macroeconomic Outlook:Quarterly Forecast and Analysis Report, September 2014, Springer Press.

[2]Huang Yanping(Team Member), 2014, China's Macroeconomic Outlook:Quarterly Forecast and Analysis Report, August 2013, Springer Press.

[3]黄燕萍(《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成员), 2015,《走向经济新常态》, 经济科学出版社。

[4]黄燕萍(《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成员), 2014,《矫正要素比较扭曲与收入倍增》, 经济科学出版社。

科研项目

[1]两岸经济增长比较研究:人力资本分级、技术进步的视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

目,15万/15万,1/7,2015-05至2017-12;

[2]台湾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效应研究,福建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1.5万/1.2万,1/5,2014-06至2016-06;

[3]集聚、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城市的分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万/6万,5/11(子课题负责人),2014-01至2016-12;

[4]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差异——人力资本的视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20万/6万,2/10(子课题负责人),2013-01至2015-12;

[5]两岸金融合作与竞争力提升研究,福建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1.5万/0.25万,4/5,2015-06至2017-06;

[6]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对接合作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万/2万,4/8 ,2015-06至2018-06;

[7]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形成条件与发展模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课题,20万/2万,1/3 ,2014-01至2015-12;

[8]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80万/1万,6/6(子课题排名),2013-07至2016-12;

[9]海峡两岸民间社会桥接模式和路径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万/1万,9/12 ,2013-06至2015-12;

[10]两岸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比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课题,20万/2万,1/2,2013-01至2014-12;

[11]经济依存与经济周期协动性研究:以两岸经济关系为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0万/1万,4/7 ,2009-07至2013-12;

[12]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万/2万,2/11 ,2008-01至2013-12;

[13]海沧区台情调研,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15万/1万,7/9 ,2016-01至2016-09;

[14]海峡论坛项目评估体系建设,福建省台办,10万/1万,4/8 ,2015-10至2016-11;

[15]自贸区建设背景下厦金融合发展研究,厦门市社会科学调研课题项目-基地课题,5万/0.8万,4/7, 2015-06至2015-10;

[16]两岸能源合作问题研究,中央民革,2万/0.6万,3/3 ,2014-04至2014-12;

[17]厦门“自贸区”与高雄“自经区”对接前瞻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2万/2万,3/5,2014-03至2016-12;

[18]惠台政策如何惠及台湾广大基层民众问题研究,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6万/1万,3/8,2014-02至2014-12

[19]两岸**************问题研究(保密),外交部重大外交政策研究项目,3万/0.5万,4/5,2013-05至2014-01;

[20]海峡两岸青少年交流知识题库,共青团福州市委,3万/0.5万,4/5 ,2013-04至2013-07。

境外交流

2016-08-02至2016-08-31,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驻点研究

2016-06-26至2016-07-02,嘉义市农会,两岸茶产业标准对接合作

2015-10-18至2015-10-24,中华经济研究院,福建自贸区与台湾自经区对接合作

2015-06-04至2015-06-19,台湾义守大学财务金融学系,驻点研究

2014-11-20至2014-11-29,台湾义守大学财务金融学系,参会+驻点研究

2013-12-12至2014-01-08,台湾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驻点研究

获奖情况

福建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证书号:FJSK11123),省级,福建省人民政府,2016-06-15,1/4

中国电信天翼奖教金,校级,厦门大学,2014-04-06 ,1/1


Top